当前位置: best365网页版登录 > 学术科研 > 论坛讲座 > 正文

best365网页版登录举办第6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

【 发布日期:2023-11-07 】

11月2日下午,best365网页版登录第6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在北航公共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智慧课堂举办。本期沙龙由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高书平、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曹雅妮进行学术分享,李亚教授、刘贤伟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专职辅导员夏文静以及来自不同专业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参加,沙龙由李亚教授主持。

高书平做题为《环境敏感期风险沟通的话语建构、模式演进及本土化启示》的分享。她首先结合国内外环境风险沟通的话语建构历程,归纳得出在技术、权力、民主和开放四种不同研究范式下,逐步经历了单线传播、双向互动、多元参与和联盟合作四种风险沟通实践模式的演进;但是,国内学界尚未形成系统的本土化风险沟通实践模式。其次,借助NVivo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扎根编码,进一步从风险沟通的主体、客体、介体、场位、渠道和策略六个维度,提炼出影响风险沟通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为探索出一套适合于我国环境敏感期社会稳定风险特殊情境的风险沟通实践模式提出了本土化启示。

曹雅妮做题为《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缘起、阐释与动向》的分享。她首先通过神话论、进化论和催化论指出研究关注的焦点议题:在技术以指数级速度发展的当下,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如何对话。其次,借助主体论、工具论和异化论,阐释人类教师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第一,人类是“技术性的存在”,第二,技术通过模仿自然与组合进化来满足人类需求,第三,由于人类思维的干预,技术呈指数级增长。回归教育领域发现人类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人类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第二,人类教师和人工智能是“缺陷性存 在”和“代具性弥补”的关系,第三,人类教师陷落于与人工智能的周旋当中。最后,探讨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走向,认为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共生是必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人类教师主体地位的坚守。

对于高书平的研究,李亚首先对研究的选题方向进行肯定,并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定位,聚焦研究主题和内容,把“话语建构”这一概念界定清楚,对缺位与失灵作进一步区分;同时作为理论研究,应避免空泛阐述,需要源自于现实的启示和思考,建议结合案例和实践开展研究。对于曹雅妮的研究,李亚首先肯定研究选题有哲学上的思考,并建议明确“教师”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人工智能”的概念和边界,进一步厘清对教师和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加强文章与已有理论之间的对话。

对于高书平的研究,刘贤伟建议应进一步提升论文的逻辑和结构,指出写作时应站在读者角度思考,研究主题应从宏观背景导入辅以典型案例增加研究的吸引力,同时将从国内文献提炼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从国外研究归纳的研究范式相结合时,建议考虑逻辑衔接的问题,并考虑进一步解释所建构模型的适用边界问题。对于曹雅妮的研究,刘贤伟建议研究应在已有文献观点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个人思考,更要结合实际,关注诸如“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教学”的问题,并进一步将现有的初步想法转化成规范的理论研究。

两位汇报人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大家的研究兴趣,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启发大家深入思考,本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供稿丨麦瑞萍

编辑丨高诗佳